交通文苑

猪头糕“香事”

发布日期:2021-11-26 浏览数:715

 


涂俊明


老家在苏南溧阳上黄,那里有一块猪头糕令人难以释怀。这家品牌唤作“大凤猪头糕”的肉制品,开口咀嚼之,“香肥而不油腻,爽嫩而不粘齿”,是名闻遐迩的地方特产之一。日前,在湖心餐船上品味美食,席间几位城里美食友说起地方土特产的事儿来。“你们老家上黄羊糕中的羊肉麻子老牌子可是一绝哦,还有上次吃到的那块猪头糕,味道香韵,特有品位噻”“那次的猪头糕是山下大凤猪头糕,名气大着哩”……

主宾之间的叙话里,指的山下大凤猪头糕,是当地农家餐桌上常有的猪头糕。故里这块大凤猪头糕上,还飘着一串“香事”哩。

猪头糕,坊间乡民中的传统佳肴。上黄山下村里的“大凤”牌猪头糕,一枝独秀,香飘城乡,有着悠长的来路。早在清朝末期,蒋家掌门人蒋正恩支起锅灶,从村邻自养家猪开始,做起猪头糕的营生。每每入冬,猪头糕成为人们的美食佳肴,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年菜。蒋家灶台上的猪头糕脍炙人口,名闻遐迩,生意火爆。蒋家店历经清时、民国,一路走来,已是“芳龄”一百六十多岁的“百字号”老店。

说起这块老牌子猪头糕,现在的传承人蒋学成还有一段难忘的经历。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里。政府作出开发苏南煤田,“扭转北煤南运”的号召,只有“鸡窝状布点”、“浅煤层储量”的上黄煤矿破土入地开掘。组织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采掘工,黑压压般云集上黄镇区东北块的山下、落霞两村。他们这些“煤娃子”井下劳作艰苦,上井就得“大补”。那时候,物资匮乏,计划供给,大鱼大肉即便有也吃不起。这时候的山下蒋家猪头糕成为大伙的宠爱,几毛钱一斤,味道好,既解馋,又营养,还填饱。每到升井休班,这里的猪头糕就成为大家的共取“猎物”。在计划经济与大集体生产制度严控之下,蒋家的猪头糕小店生意总是“明里暗里”“半黑半白”地悄悄开张着。

“这大概也是家传的老手艺、老品牌命不该绝的一段时代交接吧!”蒋学成深有感慨。到改革开放时,他们就把握着这宗几个朝代几代人的家传工艺,开始放开手脚,大张旗鼓地开张出山下猪头糕商铺来,令自家这百年老香韵广泛传播开来。

烹饪制作猪头糕的蒋家百年老店,近两个世纪以来相随着食客口味喜好,历练成为老品牌、老字号,独有其道:沿用家传秘笈,做“真、香、好、鲜、美”糕品!保障质量优级的猪头肉主料,精选八角、葱蒜、酱醋、姜头外,他们更有祖传配方佐料,是大凤猪头糕色独有香味的内核;独妙技艺,是其优品质的保障。“着眼真材实料,讲究色香融合,保障好吃上口,把控新鲜时段,且修外形优美。”蒋学成这样叙述他们的老牌子猪头糕之“真、香、好、鲜、美”。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靠代际承继,薪火相传使蒋家猪头糕老店焕发青春。上祖由蒋正恩、蒋清来、蒋锁兵世代交替,到2002年第四代蒋学成、朱大凤接棒,核准注册“大凤”商标,由此肉品为“大凤”猪头糕,店名随之易名。期间,第五代蒋建明介入管理,拓展天地。现在,又开发生产经营山下“大凤”牌羊糕、山下“大凤”牌酱鹅系列。

从土灶头到小商铺,再到规模专营实体店,世代老技艺薪火传承,拌和着岁月沧桑中那些坎坎坷坷的经历故事,山下“大凤”猪头糕,做成了消费者的美味口福,如今香韵城乡扬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