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辉煌三十年 交通展新篇(海事篇)

发布日期:2009-01-11 浏览数:5026

 

内河交通管理——

30年:从“铁皮筒”到“数字化”

  很难想象,如今身着海事制服,驾驶着多功能海巡艇,运用电子监控、GPS定位系统等现代化管理手段,执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常州地方海事人,30年前还只能站在岸上,用白铁皮扬声器指挥水上交通;在衣袖上套只“红袖章”,以显示自己身份。

  在佩戴红袖章、站岸上用“白铁皮”喊话的上世纪70年代未,常州航道最大的船舶不过40吨位,一般在20吨位以下。进入80年代后,才逐步向100-200吨位发展。直到此时,水上安全管理人员才开始统一着装、配备小功率汽艇。1988年4月,地方海事局的前身,港航监督处成立,内河通航安全管理作为这个水上安全管理机构的三大职能之—,才开始全面运用常规海巡艇巡航,用甚高频对讲机作为通讯工具。这时,最大的船舶已发展到300载重吨。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常州地方海事前所未有地加大、加快了现代化管理步伐。至今,已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数字化巡航监管体系。全系统现在拥有现代化海巡艇71艘,快速反应艇、巡航艇、排档艇、指挥艇、搜救艇等多元化的功能,能适应各种安全管理需要;在主干航道上,设置了电视监控、大型电子屏幕;每艘管理艇上,有内外二套甚高频通讯和GPS定位系统。一般情况下,过往船舶通过甚高频和海事移动短信平台,就能直接沟通或转达海事安全管理意图。

  通过多年探索和积累,常州地方海事不断完善应急的反应布点、救援装备物资配比、处置机制、搜救中心建设以及政府和社会联动等环节,建立起各种预警机制,保证了现代化装备功能的发挥。2007年,辖区航行船舶的平均吨位已提升至450吨,新运河的通航能力达到了1000载重吨;平均航速也由6公里提高到20公里,但水上安全事故件数同比却下降60%,水上交通事故5起,沉船、死亡数均为0,航道畅通率达到98.5%。  阮兴华供稿

 

船舶检验——

手持卫星测速仪 告别“长江测速区”

  一个严冬的早晨,我们各自带上工作包,装上秒表,转速表,钢皮尺,卷尺,塞尺等检测工具和笔记本,登上停靠在小河轮船码头的救生艇,驶向长江“测速区”作航行试验。“测速区”在扬中岛最南端,直线距离1海里,我们在两端各竖一组测速标杆,然后将救生艇主机稳定在额定转速上,让满载状态的救生艇全速直线通过测速区,在救生艇经过标杆时按下秒表。上水、下水、顺风、逆风,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试三四次,计算出救生艇是否达到6海里/小时的航速指标。接着再测试救生艇的操纵、回转、正车、倒车等船舶性能…… 做完全部试验、返回小河码头天已完全黑了……

  这是一位老船检人员对八十年代船检的回忆。到了九十年代中期, 随着GPS卫星测速仪和电子转速表的推广,秒表、标杆,以及用游标卡尺量钢板厚度、拍X光片检验焊缝全成了历史。具备条件的航道,一般都可以做航行试验,也不再需要“长江测速区”。

  进入新世纪后,船检工作迈入信息化时代。年青一代验船师开着小汽车,带着GPS测速仪、红外线测距仪、点温仪、红外线转速表、超声波测厚仪、数码相机等先进装备去现场验船。各种检验资料,都在第一时间完整输入笔记本电脑;检验合格的船舶,也用电脑打印出统一的船检证书。移动通信平台还定期发出信息,提醒营运船舶按时船检。  丁芳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