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十年创业历艰辛 坚守“梦想”现曙光

发布日期:2014-09-09 浏览数:5264

 

十年创业历艰辛 坚守“梦想”现曙光

——常州航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次创业”记

  2003年1月9日,是“常州航务人”一生难忘的日子。那天,杨广霖在常州航道职工面前含着眼泪发表改制竞选演讲,庄严承诺:一定要把航务公司发展成为一流的企业,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9月28日,由原市航道处下属航务工程公司与航道工程队合并改制组建的常州航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常州航务”)正式挂牌成立。杨广霖作为11个发起人之一,被推选为董事长,肩负起实现带领全体员工实现“创业梦”的旅程。

  十年弹指一挥间,“常州航务”人的“创业梦”之旅走得怎样?近期我们对其进行了专题采访。

  坚守:从观念转变开始

  自2003年9月28日起,原常州航务工程公司及航道工程队的二三十名职工,告别了“事业编制”的“公家人”身份,转制为“企业职工”的“劳动者”身份,与新公司股东“买下”的一条吹泥船、三条泥驳、一条拖船和一条航测艇一起,开始了“创业梦” 之旅。

  一位改制时“买断工龄”的老员工说,那个时候,看好改制的人并不太多。除了航道处的业务,基本没有业务渠道;参与市场竞争,又缺经验,少业绩,有什么竞争力?更何况,改制后的新公司还要承担4、5百万元的改制成本,“一笔业务还没有做,倒欠了几百万元债,还有什么前途?”

  开弓没有回头箭,创业者们,包括那些虽然没有参与新公司“投资”,但欣然接受返聘,留下来与11位股东共同进行第二次创业的人们,依然在彷徨后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在那些拿着每月几百元工资勉强维持家庭生活的日子里,这支创业者队伍没有懊悔,没有埋怨,而是勇敢地接受“有活干才能有饭吃,干好活才能有活干”的现实,实现了从思想上到理念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彻底蜕变,为其后迎来航道建设“黄金十年”并在省内航道工程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思想基础。

  转机出现在2004年的运河南移改线工程的实施,自此,常州也迎来了航道建设的“黄金十年”。

  刘芸原本是单位的专职小车驾驶员。他回忆,改制的第一年,公司主要依靠原业务关系承接一些几万到几十万的小工程。也是在这段不长的时间内,使自己这样原本不是业务口上的人,对工程项目管理有所了解,开始接受“职业转型”。到第二年底公司中标运河南移工程,公司所有的人都要扑上去,持证的业务人员首当其冲,行政人员则把业务之外的杂事、琐碎事都承揽起来,边学边干,充任“不管部部长”……

  正是在工程项目实战中的铢积寸累,企业业务团队快速成长,能力不断提高。据统计,10年中,“常州航务”千万量级中标项目就有22个,最高的如皋八标超亿元,十年累计中标金额超过11亿,累计完成施工产值八亿多;年施工产值由上百万发展到上亿元,是10年前的100倍,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年施工产值均超过亿元。

  人才:“圆梦”行动的基础

  如果说当初的非业务人员进入项目部,还多少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常州航务”人又进一步明白了“个人素质强,企业竞争力才会强”的道理。

  “常州航务”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李进表示,“当下企业对员工‘成才’的需求和员工‘成才’的愿望非常强烈,也是一种共同需求,职工在积极寻找教育培训的机会,企业在职工培训教育方面也是不计工本,大力支持。从专业技术学习培训到管理资格培训,从新技术学习到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学习,从基层普通员工到公司领导层成员,算下来所有员工平均轮训过好几转了。”

  “学业务、考资质、报职称”在“常州航务”蔚然成风,人才队伍建设成果丰硕。现在,“常州航务”已经拥有一支由8名高级工程师、47名中级职称和45名初级职称人员组成的业务骨干队伍,其中30人还获得了国家一、二级建造师证书;企业工程资质由过去单一的航道、港口发展到道路桥梁、市政工程、水利工程,施工范围也由过去集中在常州本地,扩张到省内苏州、无锡、镇江、扬州、盐城、泰州、徐州、淮安、南通等市,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施工质量稳步提高,承建的所有工程至今保持着一次通过竣工验收的记录。公司的信誉等级在近几年始终都保持在“A级”和“AA级”,在全省同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展常航风采、铸精品工程、树常航品牌”已不是一句虚无的口号,而是以其在所参与的荣获詹天佑奖、扬子杯奖、国家银奖、江苏省水运工程质量奖等荣誉的工程中留下的足迹,正在铸造成型。

  “同心一体化”架构逐步成型

  还是在几年前,常州地区航道建设市场正处于高峰期,杨广霖等就意识到,这一波以三级航道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航道建设高峰后,可能接下来就会有一个低谷期。虽说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各省有一个时间差,但省与省之间航道建设工程市场的开放还有一个相当过程。而港口码头建设,地方企业很难与“中交建设股份”等央企竞争,如何在航道建设低谷期保持企业的均衡生产,是未来企业的一个隐忧。此外,企业一些测绘、测试设备、人员也是忙闲不匀,能力难以充分发挥。

  于是,在人才培养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围绕航道建设施工这个主业,将工程辅助、支持部门独立出来,投资增添仪器设备,积极引进人才,开辟对外的“第二战场”,培育这些“辅业”成长、发展,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第一分公司、苏州分公司等分支机构成立了,初步形成了机动灵活,反应灵敏的主营业务运营架构;广泽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和广通测绘有限公司等独资子公司也相继成立,使企业两大专业可以独立经营,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和装备的潜能,占领外部市场。同时,还与方圆集团合资成立了一家专事特种工程船舶改装修造的广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设计制造出全省第一条拌运泵一体特种工程船,并在多个航道工程项目中成功运用,节省了大量施工便道、混凝土土搅拌站设施等施工临时用地,并且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杨广霖介绍,“常州航务”还刚刚渡过“生存期”,企业生存能力还不强,当前的工作要务就是紧紧围绕航道工程主业,加紧打造、提升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广泽”、“广通”两个子公司“走出去”进程,“广泽”现在已基本能够自负盈亏,“广通”也把业务做到了福建,“广恒”的拌运泵一体船正在申领进入市场的相关手续……这三块稳定下来并产生回报时,企业“同心一体化”架构边基本成型,为下一步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员工共同的“创业梦”。  范善华 徐家祥 阿中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