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互联网时代,“+”还是被“+”?

发布日期:2015-08-26 浏览数:5257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战略上升至国家层面,“互联网+”也一夜蹿红,获评“2015’热词”当无争议。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给进入“新常态”的的中国经济带来什么?相信最为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所关切;而坐等被“+”,还是主动“+”,相信同样为平头百姓以及“交通人”所关心,所关注。

  “互联网+”早就来了

  “互联网+”是什么? 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严谨、公认的定义,但大体可以理解为“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简言之即“互联网+行业”。如此算来,“互联网+”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年诞生于北京中关村的“百度”。当然,真正使“互联网+”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是2003年诞生的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 2014年全年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实现商品成交总额2.3万亿元人民币,承载了超过8%中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对雨后春笋般诞生的“互联网+”创生的新生态,有人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互联网+广告”成就了百度,“互联网+传统集市”成就了淘宝,“互联网+传统卖场”成就了京东,“互联网+传统银行”成就了支付宝,“互联网+传统红娘”成就了世纪佳缘……,“互联网+”似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当然,“互联网+”不会遗漏“交通”这个大行业。早在2005年下半年,“物流奇人”翟学魂就创办“汇通天下”,收购了“中国配货网”,开始搞起了“互联网+公路货运”,“帮货主找到车,帮车找到货主”的理念加上“信用数据库”的建立,使其迅速赢得用户信赖,2009年,网站会员超过20万个,一时间使得全国“100万~200万”的“货运中介”受到生存威胁,整个物流界都感到公路货运业即将进入互联网时代……

  但是,货运生态的变化并不如“淘宝”改变传统零售业生态那样引人关注。真正被万众瞩目的当属“打车软件”。2012年8月,“快的”上线;9月,“嘀嘀”上线。依托腾信和阿里巴巴的巨资注入,激起了一场波及全国的打车软件“风波”。近期,“专车”再次大步挺近,不但改变了“百城千万众”的打车习惯,也极大地动摇了现行城市出租汽车运营模式。

  “互联网+交通”并不顺

  冷静观察,人们会发现,相较于“淘宝”的“互联网+零售”、“京东”的“互联网+卖场”、“支付宝”的“互联网+银行”以及“携程”的“互联网+旅行”等的迅速串红,“互联网+交通”却走得并不顺利。

  10年前翟学魂一炮打响的“中国配货网”,今天似乎已很少有人提起;公路货运的“互联网时代”,也并没有在许多人当初预期的2010年左右到来,“货运黄牛”仍然过得还算滋润……。“龙城物流网”、“百兴物流网”等本土货运物流网站,大多也是“功败身退”。

  客运方面,2009年常州开建北广场客运中心,这一现代化客运枢纽设计的一大亮点就是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平台,接入铁路、民航、公路客运甚至公交的信息,将多种客运方式整合成一体,提升旅客出行效率。但时至今日,“客运中心”还不能提供这样的服务,甚至连旅客查询终端也没有安装——“互联网+出行规划”胎死腹中。

  当然,更“倒霉的”当数“打车软件”。开始在诞生地杭州顺风顺水的“快的打车”,出了杭州却“处处碰壁”,不是被地方管理部门约谈,就是被“强制接入”地方召车平台……当“打车软件”以“专车”名义出场时,市场接受度一下子提高许多,一些地方的出租车行业坐不住了,开始出台“改革方案”……

  “交通”专业性强,这不难理解。但其“内部”的复杂性可能是“外来者”很难适应的。“大交通”之内“专业化”分工之明确、“界定”之严格很难有其他行业能与之相比。

  相向而行创造新生态

  人们不难发现,交通“内部”长期形成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体制、机制,自己“+”都“+”不起来,何况体制外的互联网?“互联网+物流”难,“互联网+客运”更难。

  “互联网+物流”难,难在“货主不买互联网的帐”。在高度市场化的物流市场是“货源为王”,货主不用上网“找车”,“外包”给一家或固定的几家是最好的选择。

  “互联网+客运”为什么更难?是因为其市场封闭、条块分割、竞争不充分。

  前不久,我市一家客运企业负责人谈到了“+互联网”的概念,即由“行业”主动“触网”,在新的领域创造新的生态,为交通运输业创造“新生态”提供了新思路。

  事实上,受到铁路严重积压的公路客运业已经有强烈的危机感。江苏大运集团对“+互联网”已经有清醒的认识:传统客运企业有着互联网企业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缺乏主动性是个大问题,互联网时代下,在这“不进则退”的关键期,如果不能根据旅客需求和出行体验来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最终必然是将市场拱手相让。同时,他们已经出手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同程旅游合作研发推出线上公路客运服务平台——“巴士管家”,其3大亮点是联网购票、定制服务和支持移动支付。未来,“巴士管家”的“定制服务”模块将会是主要的“+”接口:“+”包车、“﹢”机场接送、“﹢”宾馆、“﹢”门票、“﹢”小件快运……只要有市场,都可往上“+”。

  无论谁“+”谁,要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资源整合,无疑要碰到行政规章的限制,涉及到利益调整,只有通过改革拆除不合理的行政藩篱,把市场的东西还给市场,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作用,才能激发出市场活力,创造出“交通”新生态。

  打造“交通”新生态,“互联网”强大的市场推广经验和能力,以及背后强大的“资本”支持,也是“+互联网”急需的资源。相信“+”与被“+”相向而行,必将使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交通”新生态加快实现。  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