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推进“放管服”,释放市场活力

发布日期:2017-06-06 浏览数:5446

 

 

  2017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的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传出清晰信号,2017年中央政府施政的“当头炮”,依然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即推进“放管服”改革依然是政府今年工作的第一要务。

  交通行业“放管服”改革,自然也为我市市民和交通企业所高度关注。近期,笔者就交通行业“放管服”改革进行了专题走访。

  “减”与“放”

  姜堰蒋垛人徐先生,在新北区小新桥一家轨道交通电气厂工作了10年。工作地虽然与老家只有“一江之隔”,但自3、4年前姜堰客运公司被江苏大运公司兼并后,姜堰到常州的长途班车改道,不走圩塘汽渡过江,徐先生及许多泰兴、黄桥、姜堰籍同事回家必须到“南辕北辙”到客运中心长途汽车总站或北站乘车,返回时则只要在蒋垛附近的钱野搭乘东台、兴化到常州的过路车过江下车。

  徐先生表示,鉴于承包车有沿途揽客、带货的行为,管理部门逐步取消承包线路,实行“公车公营”后,为防止司机“私收票款”绕路揽客,而实行“车进站、人归点”的办法,这都可以理解。但现在长途客车普遍装有监控和GPS系统,完全具备控制私收票款和绕道揽客行为,管理部门为什么还要死守“车进站,人归点”的规定,这样既不方便乘客,也给黑车钻了很大空子。现在徐先生和同乡,甚至正在常工院读书的儿子返乡,基本都是乘坐黑车。徐先生认为,类似班线、班次配置,运力投放,行走路线,沿途设站等经营权问题,应该交还给企业,管理部门应该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市场秩序维护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上。

  事实上,在市际班线,如常州至无锡、江阴、金坛(经镇江丹阳)班线,均已开行了设置中间站的“城际巴士”,实现了城际客运的“准公交化”,极大便利了城乡百姓出行,也有力抑制了黑车蔓延现象。遗憾的是,这样的“放权”,迟迟不能扩展到市际和省际班线。

  过去一段时间,一些部门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利用“红头文件”、规章等,以登记、备案、年检、监制、认定、审定,以及准销证、准运证等形式,变相设置审批事项,设定的行政审批五花八门。直至今日,有关部门还在执行客运班线“实载率低于40%,不予新增运力”这种侵害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文件规定”。

  市民和交通运输企业普遍认为,减少行政干预、下放行政权力、还权于市场和企业,是“放管服”改革的基本要求和释放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基本要求。

  “改”与“管”

  长期以来,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一直侧重于“入门管理”,而对批后管理中的管理边界则一直没有缕清。不知不觉中,在一些交通运输细分行业中,对企业经营的干预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地扮演起企业“婆婆”角色。

  比较典型的就是城市出租汽车行业。

  一些出租车企业管理者直言,现在的出租车企业基本不用内部管理:增减车辆,企业说了不算;承包费定价,政府制定;运价更实质是“政府定价”。一位出租车企业管理人员坦言:“出租车企业基本不存在亏损,但也赚不了大钱,年底就可以测算出来年赚多少钱,只有政策影响承包司机收入涨跌,造成退租或者人员流动,才算是个事!”

  类似的还有道路客运行业。班线、旅游包车、厂包车“泾渭分明”,票价“国定”,车辆增减要审批,增减班线要批,而且省际省批、市际市批、行驶路线要批,停靠站点要批……甚至车型更换也要批。如此“严密”的行政审批,使得供给侧与需求侧产生巨大的失配,不但使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难以被满足,也给“黑车”营造出很大的市场空间。

  花园汽车站“黑车”市场的变迁,就很能说明问题。过去,花园汽车站主营常州至金坛、溧阳线。到金坛票价11元(后随油价变化上涨),途中不允许上下车;“黑车”票价10元,可以途中下车;“黑车”在票价、便利性上占优。因此,花园汽车站“黑车”是屡禁不绝,一直令车站和运管“头疼”。2015年,管理部门“改”了一下:开通常金巴士,票价8元,上下行设置中间站36个,“正规车”在票价、便利性、舒适性、安全性方面完胜。笔者算过,8元票价对于“黑车”已经无利可图。常金巴士开通后,直达班线“常金快车”依然保留,“黑车”优势“片甲不留”,无奈退市。自元旦开始,“常金巴士”全程票价降至5元,公交卡刷卡优惠;道路客运又增加了定制班线、拼车等“门到门”服务,已经毫无“黑车”的容身之地了。

可见,还权于企业,“改革”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和办法,对释放市场活力和解放生产力,可收获“放一获三”效果。

  “先试先行”为“放管服”铺路

  据了解,近期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正在密集进行广泛的“放管服”调研,中央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正陆续出台给了改革指导意见。但是,走访中也听到交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反映,尽管中央和交通运输部已经出台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但是相关的部门规章和文件既没有修改执行,也没有宣布废止,行业管理似乎处于一个“空窗期”,基层工作有些尴尬:

  按原有规定执行吧,似乎有违当前政策;不执行吧,又无新规可循;等等缓缓吧,又会被指“不作为”;先行处置吧,又怕上级说你“滥用职权”或被指“渎职”。一些基层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人员反映,现在向管理部门请示有些问题,很难得到明确答复,对企业决策造成一定影响。

  有些运管人员表示,现在工作起来确实有些缩手缩脚,支支吾吾,基层单位和群众肯定不满意,这也不是自己愿意看到的。他们建议上级部门在积极调研的同时,能不能赋予基层部门一定的“试验权”,即在各细分行业的管理中,允许基层不按理部门根据上级赋予的权限,安装明确的改革,自行制定改革的试行方案,“先试先行”,一方面使基层工作不至中断,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基层工作人员的聪明才智,为改革积累实践经验。

  许多基层企业人员表示,实际上好多部门规章规定的过多、过细。比如长途车中途停站上下客问题、客货运运力配置问题、车辆车型选择问题、线路选择问题等等,其决定权应该还给企业,用“总量控制”来保护“企业”有悖市场竞争,也不合时宜,反而影响企业拓展市场,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实际上,从“放管服”三个字上,就可以看出改革的大方向:“放权”即还权于企业,充分让发挥市场作用;“管理”即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不越界、不过线,尽到维护市场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责任”。

  事实将证明,推进“放管服”,交通运输市场必将展现出新的、更大的“活力”。  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