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协之窗

董经理治下的吉利汽车4S店

发布日期:2013-12-26 浏览数:3992

 

  “能把别人卖不出去的车卖出去才是真本事。”常运集团吉利汽车4S店经理董青宏一直这样劝勉员工。接手吉利4S店管理3年多来,销售量不断上升,2012年达178辆,在常州4家同品牌销售店中名列第一。去年更上一层楼,上半年就已完成去年全年的销售量。

  吉利4S店目前有销售和售后2个团队,共30余名员工。董经理采取了精细化的内部管理模式,并坚持做到“严”和“细”。

  制度要“严”。 一是“严”在会议制度。“一场会开完,员工要知道会上强调了什么以及下一步需要做点什么。”董经理对每次会议进行要点记录,将布置的事项一一罗列,并督促员工对照完成,每做完一项就打个钩,坚决兑现会议上的任务安排。二是“严”在计划拟定。认真调研市场,分析销售情况,对全年工作统筹计划,并要求部门负责人签订全年责任状、季度责任状。同时,将全年活动、计划完成情况等台账装订成册,为今后决策留下参考依据。三是“严”在奖惩。坚持“公平”、“灵活”、“透明”。五一、十一等黄金展销期,临时增加新的奖励措施,刺激销售人员积极性。一旦发现员工违规,严惩不贷,奖惩情况也一律公开。

  做法要“细”。每次车展都经过必要性、可行性统筹分析;每次广告投入都经过市场调研后严格控制。车展所用的展区架,是店里的团队成员自行购买搭建,一年大大小小车展几十次,能省下开支约10万元;门店展厅里的植物装饰从市场买回来,员工共同打理,这一项,其他店里每年约4000元的租金,他们只用了1000元的成本价;卫生不请保洁,由员工共同清理,连马桶坏了,也是董经理上阵修理……这让董经理难免成了“小气鬼”,可4S店也因此节约了一笔不小的成本开支。而节约下来的成本,就用来奖励表现优异的员工。

  经过三年的苦心经营,董经理对这个曾经的“烂摊子”有了深厚的感情。如今,由于拆迁,吉利汽车正面临重新选址后的全新挑战,董经理坦言:不论今后的路何去何从?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吉利汽车在清晰的市场定位之下,在用心的管理之下,一定可以走得更好、更远。  陆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