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协之窗

航标工谈内河航标现代化

发布日期:2014-05-26 浏览数:4193

 

  3月中旬,位于德胜河魏村夹江的1号航标灯,率先换上了全新的太阳能一体化锂电池。年内,全市的25座航标灯将全部更新。

  我市内河航标灯从从无到有,从干电池到太阳能铅酸蓄电池,再到现在的太阳能锂电池,航标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市航道现代化建设的一张名片。

  袁荣才今年58岁,从事航标维护工作30多年,他向笔者介绍,建国前,江苏省内河水域没有航标,过往船只晚上航行就凭经验和运气。解放后,内河航标建设逐步展开,上世纪70年代,内河航道进行大规模铺设,那时的航标灯主要靠干电池提供能源。

  “老航标灯用的是6节一组的干电池,用完不能再充,平均一两个星期就要更换一次。每次更换电池都要爬到十几米高的航标上,也没有什么安全措施,还要忍受夏天酷暑和冬天严寒。”袁荣才说,“1989年,航标电源开始采用太阳能蓄电池,更换的频率降低,但一组电池有90斤重。每次都要装在麻袋里,2、3个人用绳子绑住拉上去。如果持续两到三天不见太阳,蓄电池也就没电了。”

  41岁的柏文通从事航标维护工作已经7,8年。笔者到现场时,见他正打开航标杆上离地面半米的小铁门,熟练的从航标杆的内部很快爬到10几米高的航标平台上。“现在条件比以前好多了,灯源、电源、电线全部集成到了灯杆内。以前这些线都是散落在外面的,遇到阴雨天,很容易损坏,必须立刻维修。现在可回收利用的锂电池取代了干电池,5年只需维护一次,耐用又环保。”柏文通说。

  除了灯塔电源以外,现在的航标灯都已采用遥测遥控系统,航标人员足不出户,通过电脑或手机发送信息,10秒内就可以获得航标当前电池电压、工作电流、闪光次数等数据。一旦出现故障,遥测系统会自动把信息反馈到工作人员的电脑和手机上,告知哪里出了问题,维修工就可准备好针对性方案,迅速赶赴现场维修。柏文通说:“采用遥控遥测系统后,不但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还节省下了200万经费。”

  内河航标的现代化进程,使航标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航标维护工作也发生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根本转变。  陆旻昊 蒋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