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文苑

悠悠漕河话沧桑——写在丹金溧漕河金坛段改造前

发布日期:2009-01-08 浏览数:3996

 

王来安

  前几天,金洋造船公司的练总正为自己的第二船厂选择新址,准备与美方合资,建造金坛第一家千吨级船舶制造基地。他说金坛马上要开大河了,我们靠水吃饭的企业,是不回错过这次机遇的。

  “金坛要开大河”的消息传遍金坛这座小城后,不仅是练总,许多企业老总也在闻风而动,为做大做强自己的企业开始运作。

  这条“大河”叫丹金溧漕河,它全长66.5公里,北起丹阳七里桥,连接大运河,通达长江;南接溧阳芜申运河,与安微相通。重要的是,它贯穿千年古城金坛,从丹金闸至金溧边界盖板桥30.7公里,占了整条河流将近一半的里程。

  丹金溧漕河是金坛的黄金水道,金坛人的母亲河。史料记载,它开凿于南宋理宗端平年间(公元1234年),距今已800年历史。因为是向京城运送官粮的水道,所以称作“漕河”,也谓之“运河”。元代时,金坛城南河上有座土坝,称“南坝”,以致丹金溧漕河南北不能通航。至今,当地老百姓仍称南坝北端为丹金漕河,南端为金溧漕河。1935年,民国政府“以工代赈”,挖除南坝,疏浚全线,才统称丹金溧漕河。然冬春枯水季,丹金之间依然不能通航,解放初也只能通航3—5吨的小船。解放后,经过1958—1960年、1969—1971年两次大规模拓疏,漕河才成为湖西地区引水、航运双兼的骨干河道。

  进入90年代,由于缺少系统化、规模化整治,丹金溧漕河又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在近几年,丹金闸流量观测统计告诉人们,这里每日有300多艘4、500载重吨的船舶通过,运送货物10万多吨,年通过量则超过4000万吨。要知道,1989年这里的年通过量才1100万吨,不及现在的1/4!丹金溧漕河成了一位身背重负的老人。

  在金坛城区段,枯水季节稍有疏忽,等待疏档出航的船舶就会排成几公里的长龙。地方海事处的戴书记就此苦笑,说“冬季疏档,已成了我们的必修课”,其他工作受此影响不小。

  受制于现有航道条件,诸多依托水运的企业也难以放开手脚。文章开头提到的练总,最近接到上海世博会一艘千吨级豪华游轮的定单,其喜不必言之,却担心着新船出厂,无法从金坛直接进丹阳入长江,而得来个“超级大回转”,绕道溧阳驶入无锡,再回常州从大运河入江。他们为芬兰打造一艘测量船,近日就得如此一番绕行,才能远赴大洋。金坛在册的造船企业有6家,漕河两岸还分布着许多盐业、化工业单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期盼,就是让自己所需的原料、生产的产品,能从自家门口的大河直接通江达海。

  2005年,当金坛人获悉丹金溧漕河被交通部纳入了长三角地区“两纵六横”骨干航道网,被省政府列为江苏“两纵四横”高等级航道规划网体系,断然决定结合常宁、常溧两条高速公路,从规划好的漕河城区西移段取土70万方,填筑高速公路路基。“开河”、“筑路”联姻,节约良田近千亩。然而,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漕河工程迟迟不见动工,西移改线段依然看不到船来船往,依然是一个个深藏安全隐患的取土坑……

  金坛人“盼河”的心情太迫切了。老百姓的怨声在所难免。也就在这怨声中,好消息接踵而至:丹金溧漕河“五改三”预可方案已经通过;工可方案开始审定;金坛城区西移改线段有望作为工程先导段提前开工,航道标准将由五级跳过四级直接升到三级,航道口宽达到70米,通航船舶等级为1000吨……

  金坛人已经看到了,苏南新添的这条通江达海的大河,将载着千吨级集装箱运输船一直开到自己家门口;城区里的老航道被取消了航运功能,开发成市区景观河,成了生态园林城市金坛又一道风景线。

  悠悠漕河水,八百年风雨,在风雨中升华;八百年不老,正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