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文苑

话说桑蚕文化

发布日期:2009-01-16 浏览数:3981

 

沈成嵩

  养蚕取丝,织成绸缎,在我国已有五、六千年历史。在《通鉴外记》中,记载着皇帝的妃子螺祖第一个教民养蚕、缫丝、织绸、制衣的传说;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桑、蚕、丝、帛”等文字;考古学家在山西交县西阴村新石器遗址中,还发现了人工切割过的半个蚕茧;在江苏金坛三星村古墓葬出土文物中,还有距今5500多年的陶制工艺茧。公元前3000多年,江淮一带已成为桑蚕之乡。到了宋朝,金坛便“十亩粮田一亩桑,男耕女织谷满仓”,“江淮蚕桑甲金沙“,还有了丝河、茧巷、桑园村、浣纱里等地名。

  春秋战国时期,丝绸生产已很普遍,民间、朝廷都建有作坊。《孟子》记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说明蚕桑生产已成为当时家庭自给的手工业。吴绫(江苏)、越罗(浙江)、楚娟(湖北)、鲁缟(山东)等等,都是诸侯国著名的丝绸“品牌”。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100多件丝绸品中,有一件素纱禅衣,薄如蝉翼,重量只有49克,可见当时织造技艺已达很高水平。

  国人对桑树有难以细述的感情。成语“沧海桑田”,不讲稻田、麦田和棉田,而只讲桑田;《诗经》小雅中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之句,说的是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桑”与“梓” 的意思也延伸为“故乡”。吟桑咏蚕,绘蚕农织女,唱缫丝织绸,渐渐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孟浩然赞田园生活为“把酒话桑麻”,而乐府《陌生桑》又一步步衍变成宋人词牌《采桑子》。唐诗宋词中,歌咏蚕桑生产者不胜枚举,如白居易的《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敇,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补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刘禹锡咏罗锦:“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陆龟蒙《记锦裙》中描写了一幅罗锦裙:左边织20只衔花枝的鹤,右边织20只展开尾巴的鹦鹉,两种鸟大小不一,中间隔着花草。文章赞道:“昔时之工,如此巧妙耶!”而戏曲舞台上更出现了京剧《桑园会》、越剧《何文秀桑园访亲》,不管是罗敷、秋胡还是何文秀,都是落难公子中了状元后,在桑园内用调戏、算命等各种方式,试探糟糠之妻对自己的忠贞。当代文学大家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也都描写过养蚕人和缫丝人的艰辛劳动和伟大创造。

  丝绸还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使者。驼马队伍满载着象云霞、似流水的丝绸,从汉王朝首都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跨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西亚,到达地中海港口,再转运到罗马和埃及,踩出了使中国了解世界,也使世界了解中国的丝绸之路;唐宋时期,丝绸又通过海上的丝绸之路输往日本和东南亚。丝绸让世界为之惊异。第一次穿上中国丝绸皇袍的罗马帝国凯撒大帝,倾倒了整个欧洲贵族,罗马帝国也有了“一两黄金一两绢”的说法。11世纪马可波罗在书中写道:这些织物五光十色,目迷神眩,鬼斧神工,极其精巧。阿拉伯人称它“像神话中的仙女一样美丽”,欧洲人誉之为“大地的鲜花”、“天空的彩霞”、“像梦一样神秘”。丝绸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成为中国灿烂文明的象征。

  最近,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最高水平的新的四大发明首次在中国科技馆亮相,蚕桑丝绸遥居榜首。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一致公认:中国古人将野桑蚕驯化为家蚕,这是世界生物学史上极为重大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