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文苑

儿时过年

发布日期:2009-01-19 浏览数:3888

 

刘知先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小时候的过年情景,如今还有些许印象。浙南山区和这边风俗一样,年前的祭祖必不可少,但比咱这边讲究多了。大家拎着盛满供品的竹盒到祠堂里祭拜,而祠堂里的供桌、烛台、拜垫等一应齐全。有的牌位供奉在做工考究的神龛里,估计是德高望重的老祖宗。另外,大概年前一个礼拜左右,家家还要供一供自家灶头的灶王爷。上供品时,人们习惯给这位“爷”来点甜食,除了堵堵他的嘴,更祈望他“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到玉皇大帝那里甜言蜜语专言好事,不说坏话。

  灶王爷是否真能品尝人间的食品,不得而知,而真正意义上提前尝年味的,却是村里那座碾房。说贴切一点,是碾房里的石臼与石杵。碾房建在山坡下、大道旁,看上去十分古老,里面装有一个木质大水轮,水轮上方是一条承接深山里几处泉水的弯弯的渠道。全村的稻谷也是在这里面变成白米的。秋收过后,碾房自然渐渐沉寂;到了年底,它又重新开始活跃。

  人们把做年糕用的米粉泼上滚水,初步糅合成大块团,涂上些防粘的菜油,趁着热拿进了碾房。他们放下在此之前被高高挂起的马头形状的石杵,然后开启水闸。连接着石杵的一根横杠,这时就会在水轮带动下有节奏地起落,加工者则趁石杵升起的空隙,不时俯下身子翻动那年糕坯子,直到觉得十分柔软才为止。这石臼、石杵品尝着年货,发着“咂吧、咂吧”的炫耀声,路人听着也多感慨:噢,过年了!

  那年头做点年糕吃吃实属不易,说成是一年一度的最大奢侈也不夸张。山区水田少,人们常年吃的是山地里的番薯(山芋)和番薯干,有限的大米,一般都是留给老人幼儿产妇以及病人没胃口时享用。此外,再酿些过年用的米酒。做成的年糕,除了年节上吃一两顿,大多用于招待客人。端上一盆热气腾腾炒年糕,当时绝对称得上美味佳肴。于是,小孩心中又平添一份拜年走亲戚的期盼。

  当时那地方大伙都穷,春节走亲访友,一块肉、一条鱼已是很了不起。说来大家或许不信,人们拎的纸包包,一般里面只放十来颗干桂圆或黑枣。不过,这种纸包包经商店人员用厚纸特别制作,看起来鼓鼓的,倒也不失体面。

  我在外婆家多年,几乎每年春节都要到表姐家做一次客。表姐、表姐夫和我是平辈,若论年纪却可做我长辈。他俩都是乡村教师,为人谦和,却很豪爽。乡村教师俸禄不多,日子过得也很窘迫,但他们怎么也要凑一桌子菜迎接我们。我们去了以后,他们会先给每人端上一碗炒粉干,作为点心,然后才进入正席。记得最好吃的是熏鱼、熏鸡。用烟熏过的鸡肉鱼块,味道醇香浓郁,回味无穷,至今我也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