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文苑

戈壁滩上多奇葩

发布日期:2009-11-26 浏览数:3712

 

冰之

A

  从兰州沿着古丝绸之路西行,坐一晚上火车就到了敦煌。

  火车驶过嘉峪关,驶过玉门,天已大亮。看车窗外,果然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戈壁滩一泻千里,乱石粗砬,洪荒一般的肃杀,惟有骆驼刺星星点点,在展示生命的顽强。然而这玉门,还只是诞生中国第一口油井、将铁人王进喜调去开发大庆油田的玉门市,真正的玉门关,到了敦煌后,还得再西行大约100公里——汉武帝把他的长城最西端,伸到了更加荒凉的戈壁滩,与“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遥遥相望着。

  祁连山的圣水流经这片戈壁,又点化出一片片绿洲,繁衍出一朵朵奇葩。敦煌,这片绿洲如今已成为6万常住人口的县级市;而距它25公里的东南方,那座叫鸣沙山的断崖上,一座举世无双的艺术殿堂却已经灿烂了一千多年!造物主似乎特别青睐鸣沙山,让它在向南延绵时,山体突然化为金灿灿的沙丘,沙粒浑厚细碎,能神奇的发出声响;又让它怀抱一泓泉水,状如新月千年不涸……

B

  隐藏在戈壁深处,震撼了世界的艺术殿堂叫莫高窟。164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以佛经为魂,群蜂采蜜一般,经历了10个朝代将近1500年,将民族的建筑、雕塑、壁画等等文化精英,完美地糅合到了这里。遥望断崖上的石窟,犹如蜂窝错落有致,密密排列去1600多米。导游介绍,至今保存完好的石窟有492个,2499尊彩绘的菩萨或雕或塑,无论33米高的坐像,还是10多厘米高的站佛,个个神态逼真,惟妙惟肖。为保护这艺术宝库,如今石窟已安上大门,游客每次只能欣赏其中的八九个,入内严禁照相。

  奉莫高窟为世界级宝库,丝毫也不夸张。哪一座石窟,都足以让游客变成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而迷失其中。最震撼人心的,是石窟四周直至窟顶,到处画满的佛像、飞天、伎乐、仙女,里面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等等,彩绘的颜料历经千年而色泽如新。听导游介绍,莫高窟壁画的总面积,至少有4.5万平方米,若一方方连接,能伸展30多公里……

  同行对国画颇有造诣,书画店挂一幅江南水墨,标价数千元,他曾不屑地夸口:我画得比这好。进入石窟,随意指点一幅壁画,问他能不能画好。他目不转睛盯着,说,得临摹。

  练毛笔字,临帖,还描红呢。

C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若不是国人腰包鼓起来,每天至少一火车的游客来到莫高窟,敦煌人谁又想得到,在距离敦煌10多里地的鸣沙山南麓,拦一道木栅栏,就能靠着沙漠吃沙漠,哗啦哗啦收钞票!

  “沙漠之舟”的生意也由此异常兴旺。木栅栏里,一大片骆驼昂着脖子趴在沙漠边,专等游客往它背上爬。场面之大,远远胜过火车站外的出租车、西湖边上的小游艇。牵驼人喊声“起”,那骆驼任凭背驮的游客多肥硕,依然轻松地先支起后腿,再猛地直起前腿,从容不迫地走进驼队里。

  鞋套的生意由此也火爆起来。“地陪”姑娘的宣传语是:踏进沙漠,皮鞋凉鞋旅游鞋,什么鞋都挡不住沙子的侵袭。有游客不信,导游马上将好言变为警告:谁不穿鞋套,谁就在破坏生态环境。犟牛的游客取笑她:不穿鞋套,能把沙漠破坏出个绿洲来?拿出手机嚷嚷要举报。姑娘这才悻悻的罢休,却再不给好脸色。

  一个驼队七八峰驼,首尾相衔鱼贯走向鸣沙山。牵驼人走前头,看到滑翔机,劝导大家去坐滑翔机;望到越野车,劝导大家坐越野车。没有人响应,依然谈笑风生,把驼队牵到两个沙包前,逐匹扑打着骆驼的脖子喝令它跪倒,让游客跨下驼背去爬沙包。

  沙包一大一小。大沙包前撑一把遮阳伞,伞底下设着一个收费口。登小沙包免费,爬上去,也一样置身沙漠看沙浪起伏,看鸣沙山连绵,只是没有听见沙鸣声。

  再爬上驼背,随着驼队走向月牙泉。月牙泉可以到“百度”里去搜索,有照片,有解说,在这里也不再赘述。

  索性赤着脚在沙漠里走。累了,见茶棚里有凳子,屁股刚刚坐落,老板娘已经过来打招呼:你喝什么?

  再坐骆驼回到出口处,众多游客围住一长摊,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探头望去,都是待人认领的照片。同行说我的照片也在其中。找到一看,我骑在骆驼上,拍得真不错,却不知摄影师什么时候拍的。

  不想额外消费,还是自觉自愿的掏出20元,把那张骑骆驼的照片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