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文苑

从“赂秦”说起

发布日期:2009-11-26 浏览数:3734

 

冯士彦

  苏洵《六国论》透析六国灭亡的原因,仅用两个字概括:赂秦。六国中,为讨好秦国而贿赂的,灭亡;不贿赂的,得不到赂秦之国援助,亦灭亡。

  《六国论》用了十个“赂”字,六个用在开头一段。读起来,满口连连称“赂”,抑扬顿挫,理直气壮,简直不容置疑。

  赂秦,正是六国灭亡的要害。生产力比秦国落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都不如秦国,出于投靠和依附的心理,企图以一城一邑赂秦,换取长久的安宁。本来应该知道、却偏偏忘记暴秦欲壑难填,胃口越来越大,今日五城,明日十城,喂得虎狼之秦天天垂涎八尺。你贿赂越多、越勤,他索贿必然越加频繁、厉害。赂秦犹抱薪救火,火上加油,烧死了自己。

  如果选择不赂秦,与秦抗争到底呢?那么,虽燕、赵小国,能后于赂秦之国亡。苏洵为消逝千年的六国出谋画策。他说要是都不赂秦,把用于赂秦的土地、财物分赏天下的谋士奇才,并力抗秦,那么“吾恐秦人之不得下咽也”。这真是极形象化的假想。但是,一个漏洞,正不经意地出在这里。

  苏洵不会不知道,六国会盟谋弱秦的合纵倡导者苏秦,不会不读贾谊的《过秦论》。理应明白,六国合纵,正是选择不赂秦、“并力抗秦”,如苏洵所建议的“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纵缔交,相与为一”,组成抗秦联军。苏洵他怎么弃这既成事实于不顾,只管自己作假设?将破产的、失败的、极端不利于文章论旨的事实,作为正须努力争取实现的假设内容?真不明白苏洵大师何以作此选择。倘若他老先生复活,我还是要向他请教的。

  六国联合攻秦,秦出兵迎击,六国兵不战而退(《史记·楚世家》)。事实乃“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哪里是“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呢?随后便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奉秦”——亦即“赂秦”。贾谊说的才是真实的历史:“连横”粉碎了“合纵”,张仪击败了苏秦。

  大规模赂秦,正是丧失自信,惊慌失措,慌不择路的举动。六国并而非始终赂秦,而是攻秦在前、赂秦在后。然攻秦已败,仍硬说“如果攻秦未必败”,就如说蜒蚰们抱成团会生出甲壳一样滑稽了。

  苏洵若非疏忽,便是明知故隐,作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虚假推论。

  《六国论》的要义,本在通过认识亡国之要害,劝导“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以实现保国和强国的目的。但这样一来,说服力被大大削弱了。况且,历史从来不承认任何假设,只承认必然或偶然的因果。即使苏洵的假设不与历史事实抵牾,也不过是假设而已,丝毫改变不了,也丝毫无补于铸定的历史。

  《六国论》剩下的、最有价值的内容,恰恰在“赂秦”的举止及心态刻画上。贿赂者的无比怯懦,拼命巴结、挂靠,惶惶不可终日,一副败家子或即将输光的赌徒嘴脸。不惜代价,不顾后果,寄生存的希望于贿赂,却难得“一夕安寝”。如今,凡事抱粗腿,寻靠山,求庇护,攀龙附凤,崇洋媚外,专以为上级的上级的上级……服务为荣,专以为有钱更有钱的外宾服务为幸,此等选择,皆可谓“赂秦”意识的现代版。

  苏洵无视六国攻秦之败,一味说赂秦者以赂亡,不赂者亦以赂亡;不知赂亦亡,攻亦亡,而更不知秦之亡于受赂也。为什么呢?既然秦受赂所得的利益,百倍于战胜所得的利益,尝足了贿赂的甜头,而六国已亡,焚坑已毕,普天下除了贿赂,还是贿赂。故受赂包容了一切,一切只为受赂。一旦遇到一无所有的不赂者如陈胜、吴广,一叫便败!

  赂者以赂亡,受赂者以受赂亡,理所固然,道之必然,或叫作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