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调研

大力推广物流金融服务 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15-06-09 浏览数:4380

 

2015年第1期

(总第57期)

2015年6月8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成长发展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我们针对物流业发展对实体经济支撑作用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重点开展了“物流金融”向“供应链金融”延伸发展,解决中小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专项调研。

  一、常州市中小企业地位及融资难题

  1、中小企业的“支柱地位”

  根据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局数据:2013年我市企业总数约为9万多,其中中小企业就有8.4万个,占95%左右;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3255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74.64%;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9%,销售收入的73 %,税收的70%以及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总额的83%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975亿元中,中小企业完成了1467亿元,占74.29%。

  2、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题及其症结

  在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局《2013年常州市中小企业年度发展报告》中,融资难问题被称为“首当其冲的问题”。

  2013年,全市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605.04亿元,按70%融资限度推算,至少还有4956.06亿元缺口没有得到解决,占75.53%。但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已解决的25%部分却风险频频,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仍居高位,不良率达到1.58%,并呈加快增长态势,银行方面不得不谨慎为之。据我市主流媒体透露,全市9万多家中小企业中,能顺利从银行融资的不足10%。

  常州市委、市政府对中小企业关爱有加,研究出台了诸多优惠扶持政策,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排忧解难;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但因为涉及一系列实际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系统性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仍然难以根本缓解。

  调研表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其固定资产少、经营不确定性高、管理不规范和信用意识差,导致在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评价不高;而中小企业自身长期习惯于使用抵押、担保等方式来获取流动资金或长期贷款,却对仓单质押、应收款融资、存货质押等新型融资方式不了解,从而导致“不动产担保资源不足,动产资源闲置”的问题。据了解,仅全市制造业“两项资金占用(产成品资金和应收账款)”就达1000亿元,以至被银行业界形容为“捧着金饭碗要饭吃”;还有,就是一些中小企业存在“举债意识强烈,还债意识不足”,信用意识差的问题。当然,目前银行、金融业针对中小企业动产资源的融资产品研发滞后,也是一个重要症结。

  二、物流金融蓬勃兴起,供应链金融推广势在必行

  1、物流金融蓬勃兴起

  近年来,资本市场和各类金融机构看中企业动产融资的巨大市场潜力,结合现代物流产业高速发展成果,进一步与物流业深化融合,使物流金融业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原本分属两大业,相互关联度甚微的银行业和物流业快速进入了联动发展阶段,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已成了金融机构的热门产品。平安银行“2012年中国供应链管理调查”表明,中国已有37%的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未来3~5年将有58%的企业涉足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包括在线供应链金融将迎来一个峰值,年增长率将超过30%已是经济界的共识。2010年以来,中国供应链金融以20%至30%的速度上升。据Demica公司统计,进入新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供应链金融市场,年平均成长率为10%-30%。2013年,全国进入物流金融市场的资金量达到3万亿元。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将改变传统金融模式,使资金流更畅通、更透明,加速了金融的市场化改革,使货币这种市场要素在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目前我市许多物流仓储企业或商贸市场都与金融机构联手,开展以仓单、应收款、预付款质押为主要形式的物流金融业务。据调查,全市进入物流金融市场的资金量超过100亿元。其中仅中国物流有限公司一家年监管货值就超过50亿元,监管点发展到64个,从事物流金融业务人数占公司总员额80%;同时,与华夏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积极从物流金融业务向供应链金融业务方向延伸发展,为许多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

  2008年,常州法莱特斯地板有限公司在转型发展,投巨资囤积优质原材料和建设海外原材料初加工基地之际,恰遇“连环担保陷阱”,陷于资金链断裂困境。虽经地方政府帮助,国内生产资金得以缓解,但海外基地资源无资金盘活变现。由于得到中国物流有限公司第三方物流全程外包和物流金融服务的支持,法莱特斯得以盘活海外资源,进入了海外原料在国内实现增值变现,再投入海外基地续建,海内外两个市场稳步扩大的良性循环,并以契约方式定期结算,促进了双方共赢发展。

  该案例实质就是物流企业应用物流金融手段,用法莱特斯在途物资作质押,为其提供融资服务,及时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问题。

  但是,传统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也受制于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难度。近年屡屡出现的“一物多质”、“跑路”、甚至“骗贷”、“烂尾”等问题,就在于监管环节对风险识别、预警和控制的难度很高。2010年开始,频频爆出物流金融违约事件,给物流金融业未来的发展造成巨大压力。目前银行、物流对质押贷款业务普遍持谨慎态度,大多正进行收缩和调整。

  2、供应链金融推广势在必行

  正在快速崛起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应用“供应链管理”原理,通过经管理的供应链数据,向供应链相关企业提供金融产品服务。银行向供应链核心企业授信,通过资产担保、信用担保等方式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包括供应链管理、订货计划管理、收款与发货管理、融资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共享、风险预警等供应链金融服务。等于将针对众多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业务,合并成针对核心大企业的大额贷款业务,将对单个中小企业的风险信用评估和监管,转移到对资信等级高的核心企业,从根本上降低风险控制和监管难度,在整体上降低供应链融资成本,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传统线下操作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因为各参与方跨行业、跨地区及信息不对称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银行出于谨慎只选择大型央企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大量有价值的供应链难以进入;二是银行业缺乏供应链的识别和组织能力,也难以介入;三是一般物流企业作担保或进行实物质押监管风险较大。

  中国物流有限公司供应链金融事业部秉承“互联网+”思维,集实际操作经验、教训于一体,投巨资创建了“金融物流宝”——“在线供应链金融平台”产品,打通了融资企业、物流监管企业和银行三者之间信息阻隔的“最后一层窗户纸”,使银行能将物化的资金流转化为在线数据,并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对接,向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提供更便捷的在线融资、结算、理财等综合融资服务,通过全面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为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及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的良性互动、互信合作提供了平台,并由此实现供应链金融的线上运行,在操作环节上有效解决了传统线下操作存在的缺陷。

  通过“在线供应链金融平台”,四流合一,封闭运作,信息实时共享,实现了供应链上的贸易背景真实,申请用途合理,资金使用正确,贷款回流及时,监管实控合规的五大原则。使之监管方便,风控难度大大降低。

  三、推广应用“在线供应链金融平台”,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在不增加自己流动资金占用的前提下,利用自身高资信等级的“无形资产”,可帮助供应链上的中小供应商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融资难题并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其忠诚度,巩固战略伙伴关系,增强以自己为核心的供应链竞争优势,利益巨大;而融资企业是物流金融业务中最大的受益者,可以获取近乎原本只有高资信等级核心企业才能获取的低利率贷款,且手续便捷;参与其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获得较为稳定、不断成长且利润率远高于传统物流的业务,并显著提升供应链中的地位。

  正因为各参与方可以实现“共赢”,且企业须实现主辅分离,与物流组织成链,信息系统与银行在平台对接,对实体企业转型升级也会起到很强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另外,在线运行的信息透明、公开、实时特质,可以推动金融业与工商、物流服务企业之间建立互信,方便做出征信评价;以解决融资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工商和物流企业重组流程,实现主辅分离,管理升级的积极性;迫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供应链的角色,从末端的简单“质物监管者”向“供应链管理者”角色转变,从物流服务提供商向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商转型升级。供应链金融,尤其是对在线供应链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推广“在线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建议

  1、建议加强对银行业的宣传、招商力度;加紧开展对各大产业供应链的识别、调查工作和核心企业的识别认定工作;积极向广大中小企业宣传、推介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对参加试点的中小企业进行主辅分离和信息化过程所付成本给予部分补偿。

  2、建议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部分授信额度,用于试点供应链,以不挤占试点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银行授信额度;同时给予试点单位一定时间、一定数额的贴息帮助。

  3、由发改、经信、交通、商务等政府部门协同,选择管理有序、运作规范、有一定信息化基础、信用良好的物流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对已经开展物流金融或供应链金融合作的参与方,进行线上运作试点,总结“在线”运作的利弊得失和难点及风险,以便找出化解问题,弥补缺陷的办法。

  4、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及时跟踪掌握试点情况。另外,通过开展各种有效活动和教育培训,进一步推行物流金融发展,促进物流业和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